在醫療資源緊張、護理任務繁重的今天,如何提升醫療服務效率與患者體驗成為了行業關注的焦點。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的《患者安全專項行動方案(2023-2025 年)》中明確指出,積極開展覆蓋患者診療全過程的健康教育,引導患者及家屬參與患者安全管理,并探索為患方提供不良事件上報途徑,成為提升醫院服務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關鍵要素,對醫院整體評級有著重要影響。
以一家年收治1500人規模的醫院為例,護士在健康宣教等告知工作中累計耗時高達2250小時,相當于一名全職護士需要工作281天才能完成。面對這種高重復性、低復雜度的任務,神州視翰的護理服務機器人應運而生,可以完美解決此類問題。
護理服務機器人是專為醫療場景打造的,能夠服務于醫生、護士、患者及家屬的智能服務機器人,主要面向各級綜合醫院、專科醫院、養老機構,尤其是面臨醫護人員短缺、護理任務繁重且亟需提升智能化水平的醫療機構。機器人通過執行重復性勞動、提供情緒價值,顯著提升了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,大幅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消耗,使得醫護人員能更加專注于需要復雜專業判斷的護理工作。
智慧賦能,構建全場景服務體系
護理服務機器人作為智慧病房解決方案的重要子系統,與呼叫系統、護理信息系統緊密協同,集成了健康宣教、溫馨提醒、對話問答、病區介紹、病房巡視、招攬送物、帶路引導、問卷調查、遠程視頻等十項業務能力于一身,全方位滿足醫護人員、患者及家屬的需求,讓服務無處不在。
護理服務機器人的應用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,因此交叉感染的風險顯著降低。對于患者來說,機器人提供的護理計劃、康復指導和健康提醒,提高了他們對自己病情、用藥和飲食的認識,進而提升了服藥準確性。與傳統的床頭屏和紙質宣教材料相比,機器人的互動式宣教顯著提升了患者的舒適感。
五大創新優勢,重塑服務標準
? 個性化精準宣教:打破傳統“單向傳遞”模式,采用“雙向互動”方式,引導患者暴露知識盲區,大幅度提升參與度與記憶留存率,實現個性化精準服務。
? 生態融合:深度融入智慧病房全生態,與各類醫療系統協同運作,實現全方位服務與關懷,讓醫療服務更加智能、便捷。
? 輔助決策:通過分析患者高頻疑問點,為病區調整宣教重點提供數據支持,助力醫護人員優化服務策略。
? 主動觸達:具備自動巡視、招攬服務的能力,主動與患者互動,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與焦慮情緒,提升醫療服務的關懷度。
? 多模態應用:將AI視覺、大模型語音等多模態技術完美應用于產品中,使機器人具備更智能化的交互能力,為患者帶來全新的就醫體驗。
三甲客戶廣應用,行業認可展實力
護理服務機器人已陸續服務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(第四醫學中心、第八醫學中心)、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、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、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、浙江省人民醫院、重慶市中醫院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、樹蘭杭州醫院等。在實際的應用中,機器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。
以某所醫院為例,該院護理部常態化使用機器人單日任務峰值高達40次,日均15次,在健康教育成本方面降低64%,展現出良好的成本效益。在出院準備度、應對能力、依從性、疾病知識等維度,機器人的效果顯著高于傳統的人工干預。在飲食宣教、手術宣教等健康教育方式上,患者均給出了極高的滿意度評分。
在今年的中國醫用機器人應用大會上,神州視翰憑借卓越的技術創新能力與行業貢獻,獲評“榮譽單位”稱號,彰顯了公司在智慧醫療與人工智能融合應用領域的領先優勢。
神州視翰護理服務機器人以科技賦能醫療,用智慧提升服務,為智慧醫療的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。它不僅是一個護理服務工具,更是連接醫患關系、優化醫療流程的智能橋梁。未來,護理服務機器人將不斷完善功能,擴大應用場景,為更多醫療機構和患者帶來優質的智能護理服務,引領智慧醫療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。